作者:小编 日期:2025-02-24 04:11:12 点击数:
随着2025年全国两会临近,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渠道进一步拓宽。为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在政策建言中的智库作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联合多位全国两会代表,于2月20日召开2025全国“两会”议/提案建议交流会。会议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为核心议题,聚焦食品安全、健康膳食、绿色餐饮等民生关切领域,旨在通过跨界对话,提炼兼具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政策建议,为两会代表委员提供决策参考。
作为中国食物系统转型的先行者,良食基金深耕健康膳食倡导与实践十余年,其工作涵盖政策研究、公众教育及行业协作等多维度。基于“大食物观”理念,良食基金认为,食物系统转型是破解健康、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抓手。此次通过良食中国绿发会提交的三份提案,紧扣《“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国民营养计划》,聚焦以下领域:
三大提案瞄准食物系统的关键环节,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国民膳食生态。 从政策到行动,激活全社会健康膳食动能,良食希望借力全国两会平台提交提案推动实现三重目标:
1.强化政策牵引力:填补健康膳食领域的立法空白,明确外卖平台责任,推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从倡议走向规范;
2.构建协同治理网络:联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公众,形成“立法监管—行业自律—消费者选择”的闭环治理体系;
3.培育全民健康文化:通过政策宣导与教育渗透,提升公众营养素养,推动“舌尖上的变革”成为社会共识。
全国两会作为国家最高议事平台,为上述目标提供了权威背书与跨部门协作契机。提案的落地不仅关乎个体健康,更将助力减少慢性病负担、降低医疗支出,同时推动餐饮行业绿色升级,为“双碳”目标贡献膳食领域的减碳潜力。
接下来,良食将陆续公布提案内容,并将在未来就此提案不断与两会代表保持沟通,推动提案的采纳和落地,以下为提案一内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餐饮外卖在我国城市居民中迅速普及。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全国外卖用户规模达5.45亿人,占网民总数的49.9%。然而,餐饮外卖的盛行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此建议案主要针对其给居民膳食健康带来的隐患,指出现状问题及解决必要性,并给出具体建议。(提案执笔人:欧阳惠雨)
餐饮外卖给居民健康造成的隐患,直接表现为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的失衡。近期研究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热销外卖餐食的营养质量进行了评估,发现线上外卖食品的营养质量普遍偏低,且低营养质量的餐食更受消费者青睐。外卖食品的蔬菜和高纤维谷物含量往往不足,而盐、糖和饱和脂肪的含量过高。长期食用此类外卖食品,容易引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严重威胁居民健康。对杭州市居民食物消费开展的抽样调查也发现,外卖在日常食物消费中占比越高的人群,其膳食健康水平显著越低,且越偏好外卖消费的人群对于蔬菜、水果、杂粮、坚果等健康的食物种类的摄入频率越有可能不足,而对含糖饮品的摄入频率越有可能更高。
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既包括消费者欠缺健康膳食素养,或在加快的生活节奏下无暇顾及膳食健康,也包括由提供外卖服务的餐饮商户构成的线上餐饮环境以快餐店为主,且商户对健康膳食的重视不足等。
以上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则是我国膳食营养健康立法,以及外卖平台责任的有待加强。我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法》中,“健康”出现16次,“营养”出现12次,但都没有定义,与食品安全关系不明确。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应从狭义的无毒无害、避免急性急病急症安全问题,拓展至广义的食物系统的安全,综合考虑营养健康、环境等因素引发的累积性的健康问题。具体到外卖平台责任方面,外卖平台作为连接消费者和商家的桥梁,是平台内商户的准监管者,但在引导商户提供健康餐饮、促进消费者健康膳食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充分。
1. 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 健康膳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餐饮外卖行业健康发展,对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是促进餐饮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引导餐饮外卖行业向健康、营养、可持续方向发展,有利于推动餐饮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餐饮外卖行业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在促进健康膳食方面的工作仍非常缺失:
1. 出台相关政策法规。 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对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第三方平台的责任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
2.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网络餐饮服务违法违规行为。
3. 加强宣传教育。 如开展“全民营养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普及健康膳食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
1. 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网络餐饮服务具有虚拟性、跨地域性等特点,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2. 行业标准体系不健全。 缺乏针对外卖餐饮的营养健康标准,难以对商家形成有效约束。
3. 消费者健康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消费者对健康膳食知识了解不足,选择外卖食品时更注重口味和价格,忽视营养健康。
为解决上述问题,促进餐饮外卖行业健康发展,实现健康膳食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将健康膳食纳入平台审核机制。 建议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制定外卖平台健康膳食管理规范,要求平台将商户提供的餐品是否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纳入审核与评价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餐品(含套餐),不应进行广告或促销等处理。借鉴《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中“严禁制作、发布、传播宣扬暴饮暴食等浪费食物行为的节目或音视频信息”的做法,外卖平台也应加强对于违背健康膳食的内容的管理。
鼓励平台设置健康膳食专区。 鼓励外卖平台设置健康膳食专区,优先推荐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的餐品,并对健康餐品进行标识,方便消费者选择。
利用平台数据引导商户优化餐品结构。 鼓励外卖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饮食习惯,为商户提供健康膳食建议,引导商户优化餐品结构,开发更多符合健康膳食要求的餐品。
发挥营养健康数据治理工具价值。长期来看,外卖平台积累了海量的中国人口饮食营养数据,具有营养健康数据治理工具价值 ,平台应在协助干预中国居民的营养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积极作用。
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以针对各年龄阶段人群的膳食指南为依据,对于商户针对未成年人开发的餐品加强管理和引导。
制定外卖餐饮营养健康标准。 建议由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制定外卖餐饮营养健康标准,对外卖食品的餐品分量、营养成分、油盐糖含量等进行明确规定,引导商家提供健康营养的外卖食品。
推广使用营养标识。 建立健全餐品营养健康标签体系和标准,鼓励外卖平台和商家在外卖食品包装上标注营养成分表,规范使用营养健康标签,方便消费者了解食品营养信息,引导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
开展“健康餐厅”评选活动。 鼓励餐饮企业积极参与“健康餐厅”评选活动,推广健康烹饪方式,提供营养均衡的菜品,树立行业标杆。
开展健康膳食知识普及活动。 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公众普及健康膳食知识,引导公众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提升烹饪或购买健康餐食所需的能力。
鼓励媒体加强舆论引导。 鼓励媒体积极宣传健康膳食理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将健康膳食纳入学校教育内容。 将健康膳食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结合健康校餐供应,从小培养学生健康饮食习惯,并带动家庭的健康饮食行为。
良食-食物系统转型中国行动平台,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2025). 杭州市居民食物消费和膳食现状调研报告.
刘伯初,周楷宸,雷安妮,王玉霞,王兰.(2024). 基于多源数据的网络食品外卖餐食消费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 国际城市规划, 39(05):27-35. doi:10.19830/j.upi.2024.373.
肖平辉.(2024). 中国食品电商从产业到规制——网络食品与健康可持续膳食的立法回应. 2024年良食大会.
2024-11-23
2024-11-29
2025-01-03
2024-11-11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