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2-18 09:34:45 点击数:
2024年,广大群众向普陀区各级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机构提出的众多好建议和“金点子”,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城区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为人民城市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人民建议吧。
建议将区级就业见习学员实践补贴申请接入“一网通办”,纳入“免申即享”补贴清单,通过让后台数据“多跑路”,免去线下申请环节,提升企业及学员的体验。
区人社局与区政务服务中心、区大数据中心对接完成系统开发,最终实现该事项的免申即享,并于2024年3月底上线“一网通办”。同时,围绕此事项加强宣传推广,让服务对象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建议人是一名网约配送员,建议通过“一门便利”“一图指引”等方式,协调“外卖小哥”配送效率、服务质量与社区物业管理间的矛盾,缓解网约配送服务中社区“最后百米”配送难问题。
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总工会在调研全区“配送难”小区基础上,与属地街镇、物业公司沟通协调推进门岗大门尽可能友好开放;组织小区方着手绘制社区详细的配送最优路线图;探索提升社区主体与新就业群体间治理和服务的融合度。
建立“人才会客大使”机制,由企业领导和高层次人才担任大使,促进人才交流,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同时,通过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人才引进和培养,实现共赢。
区人才局制定了《普陀区“海聚英才”引才奖励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引荐人才,并通过各类人才交流活动和服务事项,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人才吸引力和留驻力。
建议优化普陀区网络安全企业政策环境,成立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完善通报机制,加强技术培训、组织技术沙龙,建立企业间合作体系,建立数字安全医院等,推动本区网络安全产业集聚及发展。
区科委正在从产业集群培育、创新能力建设、创新生态营造三个方面修订新一轮网络安全产业扶持政策。区委网信办、长风街道积极寻求区内产业部门的支持,提供网络安全政策咨询、法律法规教育、应急处置、网络安全技术培训等服务。
建议管理部门疏堵结合,科学合理设置垂钓点位,同时对钓点周围配套设施进行优化,兼顾安全、便利等问题。
区水务局逐步调整更新垂钓点位,使得点位设置更加合理。对个别垂钓点位将做试点改造,对沿岸护栏进行加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并加强对沿岸垂钓爱好者的宣传和管理。按照《苏州河岸线管理办法》,现已设置了11个钓点指示牌。
正红里老龄人口占比高,建议联合周边餐饮企业、商户等提供高龄老人助老餐和老年人优惠折扣,与社会力量合作提供心理疏导、开展普法讲座、宣传法律知识、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正红里居民区为500余位65岁以上老人办理“正红社区一卡通”,凭该卡可享受周边餐饮、商超优惠。与餐饮企业合作提供“爱心助老晚餐”,为孤寡老人安装免费宽带、一键呼叫报警器等智能设施。组织年轻党员、律师提供心理疏导、法律咨询服务。
建议推出一个24小时能为居民提供类似解纷服务、法律咨询的APP。通过科技赋能,既方便老年人足不出户在家咨询、又方便居民在节假日获得专业的调解和服务。
2024年6月27日,曹杨街道枫和暖杨·靠谱解纷中心及其云中心焕新升级,引入了数字解纷助理“华晓枫”,用富有活力的方式与居民互动交流,提供解纷咨询、普法宣传、心理疏导、建议征集等四项专业服务。
建议由学校、社区、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深入挖掘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周边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群体,提供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活动。
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完成首期面对初中生职业体验的“小管家职业体验营”。学生们变身成为场馆的小小解说员、运营管理员、聆听了劳模讲座等,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活动开启了“小管家们”探索职业的启蒙之旅。
建议推动家校社联动推进法治教育进校园,因地制宜开展法治体验活动、举办法治教育讲座培训,成立家校社协调委员会或工作小组,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长风街道通过开展法治剧本杀、法治课堂、模拟法庭、学生职业体验等各类“沉浸式”体验活动,“零距离”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提高青少年和家庭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推动家校社联动推进法治教育进校园。
建议有效利用“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现有空间和设施,打造“外籍人士服务站”,进一步拓展中心涉外功能,搭建沟通桥梁,搞活文化交流,推动双向奔赴。
宜川路街道成为一站式对外信息服务平台首批联盟成员。服务站成立后,举办了非遗文化线下体验活动,外籍人士参与菊花拓印手工活动,品尝社区食堂的美食和两湾咖啡,进一步体验和感受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
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对泰山人民坊建设提出建设社区老年食堂、成立老年活动中心、重新开通出行通道三点建议。
宜川街道将建议纳入泰山人民坊建设方案中,综合考虑泰山片区的环境情况,改造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划定专门区域,细分为休闲娱乐、文化学习和日常活动等区块,以此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有益身心的场所。同时,重新开通了一个出行通道,方便居民出行。
建议完善章家巷为老服务中心老年康复项目,定期更新针对不同身体状况老人的康复设备,增加无障碍通道,对工作人员加强老年康复相关培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甘泉街道协调章家巷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第三方,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和需求,配置慢速跑台、划船运动器、手功能康复、综合拉伸器等,同时开展设备匹配和专业人员培训,加强老年康复项目的科普和宣传力度。
建议在石泉地区建设中草药科普园,通过种植各类常见中草药,设置互动体验区,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认识不同中草药的特性与功效,打造一个集知识普及、文化传承、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小型科普基地。
石泉路街道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了一座中草药科普园,组织学生亲手种植常见中草药,参与从种植到采摘的各环节,还专门设立石泉堂・中医药斗区,通过配备专业设备,让学生在模拟中医实践活动中感受中医药魅力。
建议在社区建设一个兼具包容性和多元参与的慈善枢纽平台,梳理困难家庭名单,为困难家庭的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志愿帮扶、技能培训等服务。
真如镇街道梳理困难家庭清单,为困难家庭建立档案,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线上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发放家访连心卡,提供就业方向和生活技能指导培训,如家庭收纳师、烘焙师、家居清洁等。
建议在交通便利、方便到达的地方,开放一些场地,让外卖快递小哥作为临时休整场所,提供饮水、厕所、座椅、手机充电等小哥们需要的服务。
经万里街道统筹,在地理位置方便的中环国际酒店一楼建立了户外工作群体休整站点,并提供饮水、热饭、充电、如厕等服务,配有微波炉、冰箱、热水、免费数据线等。
大场浦河两岸遍布着大大小小的住宅小区,建议搭建便民人行桥梁连通两岸,桥梁设计要精致、美观、安全,既与周边环境和谐,又要争取成为大场浦河上的亮点。
万里街道在大场浦河上架起了一座造型设计优美,色彩绚烂、灯光明亮的“连心桥”,便利居民前往河道对岸的商圈、办公场所等处,更具有美学艺术感,与周边环境相映成趣。
建议从技术融合和科技赋能减负两个方面来尝试将“AI技术”融入社区治理工作,精准把握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社工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工作方式,为基层工作减负。
长征镇在区委社会工作部和区数据局支持下,联手打造了“数字百事能—AI社工”,并在象源丽都居民区率先试点,集掌上知识库、智慧走访、工作助手及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一键找政策、一问搜方案、一表做总结”的便捷操作。
普陀区桃浦东部片区服务中心周边路网设施不足,河道水系阻隔,建议通过架设人行桥梁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通河道水系等断点,解决群众慢行交通问题。
2025-01-30
2025-02-04
2024-11-23
2024-12-04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